中文标题 |
脑心通治疗脑梗死131例临床观察
|
---|---|
英文标题 |
NK
|
关键词 |
脑心通胶囊;脑梗死;血液流变学;血脂
|
英文关键词 |
NK
|
作者 |
吴建平;李爱琴;郝素琴
|
国家 |
中国
|
国家描述信息 |
|
工作单位省份 |
山东
|
工作单位省份描述信息 |
|
工作单位 |
山东省莱西市中医院
|
邮政编码 |
266600
|
NK
|
|
疾病名称 |
脑梗死
|
ICD-10 |
I63.800
|
干预&对照设计 |
A+B vs. B
|
干预&对照设计描述信息 |
|
发表期刊 |
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
|
发表年 |
2005
|
发表卷 |
3
|
发表期 |
4
|
发表页 |
319-320
|
基金资助 |
NK
|
语言 |
中文
|
语言描述信息 |
|
证据文件 |
|
备注 |
|
受试者来源 |
二级医院
|
---|---|
受试者来源描述信息 |
|
入组时间(起) |
NK
|
入组时间(止) |
NK
|
是否多中心 |
否
|
是否多中心描述信息 |
|
试验注册 |
否
|
试验注册描述信息 |
|
方案审批 |
否
|
方案审批描述信息 |
|
知情同意 |
否
|
知情同意描述信息 |
|
样本量估算 |
否
|
样本量估算描述信息 |
|
基线资料 |
两组病人的年龄、性别、病情轻重、既往史和并发症评分以及治疗前检查结果、经处理无统计学意义(P >0 .05), 具有可比性。
|
西医诊断标准 |
NK
|
中医诊断标准 |
NK
|
纳入标准 |
①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[1]并经CT扫描证实;②发病在72h以内;③脑CT排除脑出血或出血性脑梗死;④排除血液系统疾病;⑤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
|
排除标准 |
NK
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---|---|
组类型 |
试验组
|
组类型描述信息 |
|
基础治疗 |
无
|
基础治疗描述信息 |
|
男性数量 |
79
|
女性数量 |
52
|
总数量 |
131
|
年龄范围 |
56
|
~年龄范围 |
71
|
年龄均数 |
64
|
±年龄均数 |
NK
|
干预措施 |
脑心通胶囊
|
干预措施分类 |
口服
|
干预措施分类描述信息 |
|
给药途径 |
|
用药频次 |
3次/日
|
药物名称 |
脑心通胶囊
|
厂家 |
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
|
合并用药 |
NK
|
基础用药 |
NK
|
剂量 |
2粒/次
|
疗程 |
15天
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---|---|
组类型 |
对照组
|
组类型描述信息 |
|
基础治疗 |
无
|
基础治疗描述信息 |
|
男性数量 |
81
|
女性数量 |
32
|
总数量 |
113
|
年龄范围 |
58
|
~年龄范围 |
72
|
年龄均数 |
63
|
±年龄均数 |
NK
|
干预措施 |
常规治疗
|
干预措施分类 |
其他
|
干预措施分类描述信息 |
|
给药途径 |
|
用药频次 |
NK
|
药物名称 |
常规治疗
|
厂家 |
NK
|
合并用药 |
NK
|
基础用药 |
NK
|
剂量 |
NK
|
疗程 |
15天
|
指标名称 |
临床疗效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症状体征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分级数量 |
5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基本治愈: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1 %~ 100 %, 病残程度为 0 级;显著进步: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 %~ 90%, 病残程度为 1 级 ~ 3 级 ;进步: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18 %~45%;无变化: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<17%;恶化: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 18 %以上。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||||||||||||||||||
指标名称 |
临床疗效
|
||||||||||||||||||
指标类型 |
|
||||||||||||||||||
指标类型描述信息 |
|
||||||||||||||||||
指标结局 |
|
||||||||||||||||||
有效数量(Event) |
78
|
|||||||||||||||||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|||||||||||||||||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|||||||||||||||||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|||||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||||||||||||||||||
指标名称 |
临床疗效
|
||||||||||||||||||
指标类型 |
|
||||||||||||||||||
指标类型描述信息 |
|
||||||||||||||||||
指标结局 |
|
||||||||||||||||||
有效数量(Event) |
125
|
|||||||||||||||||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|||||||||||||||||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|||||||||||||||||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指标名称 |
血沉方程K 值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血沉(mm/ h)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纤维蛋白原(g/ L)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血小板聚集率(%)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红细胞比容(%)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全血还原黏度(mPa·s)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全血黏度(m Pa·s)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血浆黏度(m Pa·s)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神经功能缺损评分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症状体征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LDL-C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HDL -C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TG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TC
|
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指标域 |
理化检测
|
|||||||
指标域描述信息 |
|
|||||||
结局-组间差异 |
|
|||||||
评价标准 |
|
|||||||
指标备注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血沉方程K 值
|
基线Mean |
144.26
|
基线SD |
46.53
|
终点Mean |
136.15
|
终点SD |
46.54
|
差值Mean |
-8.11
|
差值SD |
46.5350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血沉方程K 值
|
基线Mean |
143.39
|
基线SD |
47.55
|
终点Mean |
106.75
|
终点SD |
42.16
|
差值Mean |
-36.64
|
差值SD |
45.0972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血沉(mm/ h)
|
基线Mean |
37.9
|
基线SD |
7.7
|
终点Mean |
34.2
|
终点SD |
11.4
|
差值Mean |
-3.70
|
差值SD |
10.0732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血沉(mm/ h)
|
基线Mean |
38.4
|
基线SD |
11.4
|
终点Mean |
23.5
|
终点SD |
12.1
|
差值Mean |
-14.90
|
差值SD |
11.7656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纤维蛋白原(g/ L)
|
基线Mean |
4.35
|
基线SD |
0.95
|
终点Mean |
3.92
|
终点SD |
0.74
|
差值Mean |
-0.43
|
差值SD |
0.8643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纤维蛋白原(g/ L)
|
基线Mean |
4.58
|
基线SD |
1.02
|
终点Mean |
3.52
|
终点SD |
1.21
|
差值Mean |
-1.06
|
差值SD |
1.1271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血小板聚集率(%)
|
基线Mean |
58.26
|
基线SD |
22.18
|
终点Mean |
56.43
|
终点SD |
15.14
|
差值Mean |
-1.83
|
差值SD |
19.6308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血小板聚集率(%)
|
基线Mean |
61.25
|
基线SD |
21.17
|
终点Mean |
55.48
|
终点SD |
15.17
|
差值Mean |
-5.77
|
差值SD |
18.8984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红细胞比容(%)
|
基线Mean |
0.45
|
基线SD |
0.14
|
终点Mean |
0.44
|
终点SD |
0.06
|
差值Mean |
-0.01
|
差值SD |
0.1217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红细胞比容(%)
|
基线Mean |
0.45
|
基线SD |
0.21
|
终点Mean |
0.41
|
终点SD |
0.13
|
差值Mean |
-0.04
|
差值SD |
0.1836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全血还原黏度(mPa·s)
|
基线Mean |
11.68
|
基线SD |
3.74
|
终点Mean |
11.25
|
终点SD |
4.31
|
差值Mean |
-0.43
|
差值SD |
4.0552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全血还原黏度(mPa·s)
|
基线Mean |
11.35
|
基线SD |
5.23
|
终点Mean |
9.48
|
终点SD |
2.38
|
差值Mean |
-1.87
|
差值SD |
4.5354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全血黏度(m Pa·s)
|
基线Mean |
5.36
|
基线SD |
1.31
|
终点Mean |
5.04
|
终点SD |
1.24
|
差值Mean |
-0.32
|
差值SD |
1.2764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全血黏度(m Pa·s)
|
基线Mean |
5.34
|
基线SD |
2.12
|
终点Mean |
4.65
|
终点SD |
1.24
|
差值Mean |
-0.69
|
差值SD |
1.8448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血浆黏度(m Pa·s)
|
基线Mean |
1.89
|
基线SD |
0.20
|
终点Mean |
1.82
|
终点SD |
0.21
|
差值Mean |
-0.07
|
差值SD |
0.2052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血浆黏度(m Pa·s)
|
基线Mean |
1.95
|
基线SD |
0.23
|
终点Mean |
1.73
|
终点SD |
0.10
|
差值Mean |
-0.22
|
差值SD |
0.1997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神经功能缺损评分
|
基线Mean |
19.92
|
基线SD |
1.14
|
终点Mean |
18.89
|
终点SD |
6.27
|
差值Mean |
-1.03
|
差值SD |
5.7849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神经功能缺损评分
|
基线Mean |
19.98
|
基线SD |
1.46
|
终点Mean |
18.12
|
终点SD |
5.05
|
差值Mean |
-1.86
|
差值SD |
4.5012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LDL-C
|
基线Mean |
3.95
|
基线SD |
0.52
|
终点Mean |
3.53
|
终点SD |
0.525
|
差值Mean |
-0.42
|
差值SD |
0.5225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LDL-C
|
基线Mean |
4.06
|
基线SD |
0.79
|
终点Mean |
2.95
|
终点SD |
0.62
|
差值Mean |
-1.11
|
差值SD |
0.7202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HDL -C
|
基线Mean |
0.91
|
基线SD |
0.52
|
终点Mean |
0.93
|
终点SD |
0.53
|
差值Mean |
0.02
|
差值SD |
0.5251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HDL -C
|
基线Mean |
0.87
|
基线SD |
0.56
|
终点Mean |
0.98
|
终点SD |
0.54
|
差值Mean |
0.11
|
差值SD |
0.5503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TG
|
基线Mean |
3.06
|
基线SD |
1.04
|
终点Mean |
2.67
|
终点SD |
0.80
|
差值Mean |
-0.39
|
差值SD |
0.9432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TG
|
基线Mean |
3.47
|
基线SD |
1.15
|
终点Mean |
2.04
|
终点SD |
0.96
|
差值Mean |
-1.43
|
差值SD |
1.0678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0
|
---|---|
组名称 |
对照组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TC
|
基线Mean |
7.80
|
基线SD |
1.54
|
终点Mean |
7.06
|
终点SD |
1.94
|
差值Mean |
-0.74
|
差值SD |
1.7741
|
总数量(Total) |
113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分组 |
1892525425192734721
|
---|---|
组名称 |
试验组
|
指标名称 |
血脂指标TC
|
基线Mean |
8.06
|
基线SD |
1.76
|
终点Mean |
5.09
|
终点SD |
1.27
|
差值Mean |
-2.97
|
差值SD |
1.5733
|
总数量(Total) |
131
|
结局-组内差异 |
|
结局-组内差异描述信息 |
|
产生分配序列的方法 |
中风险(不清楚)
|
---|---|
产生分配序列的方法描述信息 |
|
产生分配序列的方法备注 |
|
产生分配序列的保存 |
中风险(不清楚)
|
产生分配序列的保存描述信息 |
|
产生分配序列的保存备注 |
|
受试者盲法 |
高风险
|
受试者盲法描述信息 |
|
受试者盲法备注 |
|
结果评价盲法 |
中风险(不清楚)
|
结果评价盲法描述信息 |
|
结果评价盲法备注 |
|
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|
低风险
|
结果数据的完整性描述信息 |
|
结果数据的完整性备注 |
|
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 |
低风险
|
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描述信息 |
|
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备注 |
|
其他偏倚 |
高风险
|
其他偏倚描述信息 |
|
其他偏倚备注 |
|
1a、文题能识别是随机临床试验 |
未报告
|
---|---|
1a、文题能识别是随机临床试验描述信息 |
|
1a、备注 |
|
1b、结构式摘要,包括试验设计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几个部分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T for abstracts”) |
部分报告
|
1b、结构式摘要,包括试验设计、方法、结果、结论几个部分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T for abstracts”)描述信息 |
|
1b、备注 |
|
2a、科学背景和对试验理由的解释 |
部分报告
|
2a、科学背景和对试验理由的解释描述信息 |
|
2a、备注 |
|
2b、具体目的或假设 |
部分报告
|
2b、具体目的或假设描述信息 |
|
2b、备注 |
|
3a、描述试验设计(诸如平行设计、析因设计),包括受试者分配入各组的比例 |
部分报告
|
3a、描述试验设计(诸如平行设计、析因设计),包括受试者分配入各组的比例描述信息 |
|
3a、备注 |
|
3b、试验开始后对试验方法所作的重要改变(如合格受试者的挑选标准),并说明原因 |
部分报告
|
3b、试验开始后对试验方法所作的重要改变(如合格受试者的挑选标准),并说明原因描述信息 |
|
3b、备注 |
|
4a、受试者合格标准 |
部分报告
|
4a、受试者合格标准描述信息 |
|
4a、备注 |
|
4b、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 |
部分报告
|
4b、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描述信息 |
|
4b、备注 |
|
5、详细描述各组干预措施的细节以使他人能够重复,包括它们实际上是在何时、如何实施的 |
未报告
|
5、详细描述各组干预措施的细节以使他人能够重复,包括它们实际上是在何时、如何实施的描述信息 |
|
5、备注 |
|
6a、完整而确切地说明预先设定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,包括它们是在何时、如何测评的 |
未报告
|
6a、完整而确切地说明预先设定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,包括它们是在何时、如何测评的描述信息 |
|
6a、备注 |
|
6b、试验开始后对结局指标是否有任何更改,并说明原因 |
未报告
|
6b、试验开始后对结局指标是否有任何更改,并说明原因描述信息 |
|
6b、备注 |
|
7a、如何确定样本量 |
未报告
|
7a、如何确定样本量描述信息 |
|
7a、备注 |
|
7b、必要时,解释中期分析和试验中止原则 |
未报告
|
7b、必要时,解释中期分析和试验中止原则描述信息 |
|
7b、备注 |
|
8a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 |
部分报告
|
8a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描述信息 |
|
8a、备注 |
|
8b、随机方法的类型,任何限定的细节(如怎样分区组和各区组样本多少) |
部分报告
|
8b、随机方法的类型,任何限定的细节(如怎样分区组和各区组样本多少)描述信息 |
|
8b、备注 |
|
9、用于执行随机分配序列的机制(如按序编码的封藏法),描述干预措施分配之前为隐藏序列号所采取的步骤 |
未报告
|
9、用于执行随机分配序列的机制(如按序编码的封藏法),描述干预措施分配之前为隐藏序列号所采取的步骤描述信息 |
|
9、备注 |
|
10、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,谁招募受试者,谁给受试者分配干预措施 |
未报告
|
10、谁产生随机分配序列,谁招募受试者,谁给受试者分配干预措施描述信息 |
|
10、备注 |
|
11a、如果实施了盲法,分配干预措施之后对谁设盲(如受试者、医护提供者、结局评估者),以及盲法是如何实施的 |
未报告
|
11a、如果实施了盲法,分配干预措施之后对谁设盲(如受试者、医护提供者、结局评估者),以及盲法是如何实施的描述信息 |
|
11a、备注 |
|
11b、如有必要,描述干预措施的相似之处 |
未报告
|
11b、如有必要,描述干预措施的相似之处描述信息 |
|
11b、备注 |
|
12a、用于比较各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方法 |
部分报告
|
12a、用于比较各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方法描述信息 |
|
12a、备注 |
|
12b、附加分析的方法,诸如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 |
部分报告
|
12b、附加分析的方法,诸如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描述信息 |
|
12b、备注 |
|
13a、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受试者例数,接受已分配治疗的例数,以及纳入主要结局分析的例数 |
部分报告
|
13a、随机分配到各组的受试者例数,接受已分配治疗的例数,以及纳入主要结局分析的例数描述信息 |
|
13a、备注 |
|
13b、随机分组后,各组脱落和被剔除的例数,并说明原因 |
未报告
|
13b、随机分组后,各组脱落和被剔除的例数,并说明原因描述信息 |
|
13b、备注 |
|
14a、招募期和随访时间的长短,并说明具体日期 |
部分报告
|
14a、招募期和随访时间的长短,并说明具体日期描述信息 |
|
14a、备注 |
|
14b、为什么试验中断或停止 |
未报告
|
14b、为什么试验中断或停止描述信息 |
|
14b、备注 |
|
15、用一张表格列出每一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,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 |
未报告
|
15、用一张表格列出每一组受试者的基线数据,包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描述信息 |
|
15、备注 |
|
16、各组纳入每一种分析的受试者数目(分母),以及是否按最初的分组分析 |
未报告
|
16、各组纳入每一种分析的受试者数目(分母),以及是否按最初的分组分析描述信息 |
|
16、备注 |
|
17a、各组每一项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结果,效应估计值及其精确性(如95%可信区间) |
未报告
|
17a、各组每一项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的结果,效应估计值及其精确性(如95%可信区间)描述信息 |
|
17a、备注 |
|
17b、对于二分类结局,建议同时提供相对效应值和绝对效应值 |
未报告
|
17b、对于二分类结局,建议同时提供相对效应值和绝对效应值描述信息 |
|
17b、备注 |
|
18、所做的其他分析的结果,包括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,指出哪些是预先设定的分析,哪些是新尝试的分析 |
未报告
|
18、所做的其他分析的结果,包括亚组分析和校正分析,指出哪些是预先设定的分析,哪些是新尝试的分析描述信息 |
|
18、备注 |
|
19、各组出现的所有严重危害或意外效应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 T for harms”) |
未报告
|
19、各组出现的所有严重危害或意外效应(具体的指导建议参见“CONSOR T for harms”)描述信息 |
|
19、备注 |
|
20、试验的局限性,报告潜在偏倚和不精确的原因,以及出现多种分析结果的原因(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) |
部分报告
|
20、试验的局限性,报告潜在偏倚和不精确的原因,以及出现多种分析结果的原因(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)描述信息 |
|
20、备注 |
|
21、试验结果被推广的可能性(外部可靠性,实用性) |
部分报告
|
21、试验结果被推广的可能性(外部可靠性,实用性)描述信息 |
|
21、备注 |
|
22、与结果相对应的解释,权衡试验结果的利弊,并且考虑其他相关证据 |
部分报告
|
22、与结果相对应的解释,权衡试验结果的利弊,并且考虑其他相关证据描述信息 |
|
22、备注 |
|
23、试临床试验注册号和注册机构名称 |
未报告
|
23、试临床试验注册号和注册机构名称描述信息 |
|
23、备注 |
|
24、如果有的话,在哪里可以获取完整的试验方案 |
未报告
|
24、如果有的话,在哪里可以获取完整的试验方案描述信息 |
|
24、备注 |
|
25、资助和其他支持(如提供药品)的来源,提供资助者所起的作用 |
未报告
|
25、资助和其他支持(如提供药品)的来源,提供资助者所起的作用描述信息 |
|
25、备注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