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胃食管反流病

发表信息

标准类型
指南
标准类型_描述
分类
诊疗
标题
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胃食管反流病
关键词
中医病名
西医病名
胃食管反流病
干预措施
中医药
干预措施_描述
资助来源
中医、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
指南编号
ZYYXH/T75-2008
旧版指南编号
指南注册号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制订方法
专家共识
制订方法_描述
归口单位
适用对象
不详
通讯作者姓名
通讯作者单位
通讯作者电话
不详
通讯作者邮箱
不详
年份
2008
原文附件
备注

其他-推拿

治疗类别 第1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推拿

其他-针刺

治疗类别 第2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针刺

其他-单方验方

治疗类别 第3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单方验方

证型-寒热错杂证

治疗类别 第4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寒热错杂证

证型-胃阴亏虚证

治疗类别 第5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胃阴亏虚证

证型-气滞血瘀证

治疗类别 第6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气滞血瘀证

证型-气郁痰阻证

治疗类别 第7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气郁痰阻证

证型- 肝胃郁热证

治疗类别 第8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肝胃郁热证

证型-肝胃不和证

治疗类别 第9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肝胃不和证

方剂-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1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海螵蛸85g,浙贝母15g,煅瓦楞子85g,甘草50g
用法及疗程
共研细末,每服3~6g,1日3次,食前服
加减
注意事项
备注
用于反酸烧心较著者。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锡类散、生肌散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2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锡类散、生肌散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用法及疗程
锡类散0.3g,生肌散1.5g,早晚各1次
加减
注意事项
备注
用于反流性食管炎。.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半夏泻心汤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3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半夏泻心汤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法半夏9g,黄连6g,黄苓9g,千姜9g,煅瓦楞子15g,陈皮9g,茯苓15g,延胡索9g,枳实9g
用法及疗程
加减
呕吐清水,加竹茹9g,生姜6g以化痰止呕;神疲乏力,大便溏薄,加砂仁3g,炒白扁豆9g,炒白术15g以健脾益气;畏寒肢冷,大便溏薄,加炒白扁豆9g,炒白术15g,炮姜9g以温中健脾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益胃汤、芍药甘草汤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4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益胃汤、芍药甘草汤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北沙参15g,生地黄15g,麦冬9g,玉竹9g,白芍15g,延胡索9g,茯苓15g,陈皮9g,法半夏9g,煅瓦楞子15g,香橼皮9g,甘草6g
用法及疗程
加减
大便秘结,加枳实9g,瓜蒌15g以理气润肠通便;口干苔少,加石斛15g,玉竹15g等以生津养液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丹参饮、失笑散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5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丹参饮、失笑散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丹参15g,檀香3g,砂仁3g,川棟子9g,延胡索9g,郁金9g,当归9g,茯苓15g,陈皮9g,法半夏9g,三七粉3g
用法及疗程
加减
疼痛较甚,加蒲黄9g,五灵脂9g以活血止痛;呕血便黑,加白及粉冲服3g,大黄粉6g以止血;食欲不振,加鸡内金6g,莱菔子15g以下气健胃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半夏厚朴汤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6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半夏厚朴汤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姜半夏9g,厚朴9g,紫苏梗9g,陈皮9g,茯苓15g,白芍15g,香附9g,枳壳9g,煅瓦楞子15g
用法及疗程
加减
痰郁化热,加竹茹9g,黄苓15g以清热化痰;呃逆明显,加旋覆花15g,代赭石先15g以降逆;肝郁气滞明显,加郁金9g,绿萼梅9g,合欢皮9g以理气解郁;咽痒咳嗽,加桔梗9g,甘草6g,枇杷叶9g,浙贝母9g以利咽;痰鸣气喘发作,加用麻黄9g,杏仁9g,桑白皮15g以宣肺平喘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化肝煎、左金丸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7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化肝煎、左金丸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牡丹皮9g,栀子9g,白芍15g,青皮6g,陈皮9g,法半夏9g,茯苓9g,渐贝母9g,黄连6g,吴茱萸3g,煅瓦楞子15g
用法及疗程
加减
烧心明显,可加龙胆草9g,蒲公英15g以清热;泛酸嘈杂,加煅牡蛎15g,海螵蛸15g以和胃;心烦易怒者,加连翘15g以清心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柴胡疏肝散、香苏散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8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柴胡疏肝散、香苏散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柴胡9g,白芍15g,川芎9g,香附9g,紫苏梗9g,陈皮9g,枳壳9g,旋覆花9g,郁金9g,海螵蛸9g
用法及疗程
加减
胸骨后或胃脘部疼痛,加川楝子9g,延胡索9g以理气止痛;情绪抑郁,加合欢皮9g,绿萼梅6g以理气解郁;吸气频频,加代赭石9g,沉香3g以和胃降逆;脘腹胀满,加枳壳9g,厚朴9g,香橼皮9g以理气除胀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阴虚胃痛颗粒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1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阴虚胃痛颗粒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5g,1日3次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养胃舒胶囊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2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养胃舒胶囊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3粒,1日2次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元胡止痛片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3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元胡止痛片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4~6片,1日3次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沉香顺气丸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4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沉香顺气丸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、1次6g.1日2次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木香顺气丸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5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木香顺气丸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6g,1日2-3次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加味左金丸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6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加味左金丸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6g,1日2次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气滞胃痛颗粒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7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气滞胃痛颗粒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5g,1日3次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胃苏颗粒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8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胃苏颗粒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5g,1日3次;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药-珍珠层粉

干预措施-中药 第1页

疗法
中药
疗法_描述
中药
珍珠层粉
备注
1日6g,分4次口服,用于反流性食管炎。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针刺(包括体针、头针、梅花针、电针等)-针刺

干预措施-针刺 第1页

疗法
针刺(包括体针、头针、梅花针、电针等)
疗法_描述
针具
针刺
针刺疗法
虚证针用补法,实证针用泻法,寒者加灸
主穴
膻中、内关、上脘、中脘、足三里
辅穴
加减
肝胃不和者,加太冲、行间;肝胃郁热者,加太冲、侠溪;气郁痰阻者,加丰隆、期门;寒热错杂者,加气海、关元;气滞血瘀者,加梁丘、血海;胃阴亏虚者,加三阴交、太溪。
操作
疗程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推拿-推拿

干预措施-推拿 第1页

疗法
推拿
疗法_描述
推拿
推拿
主穴
脾俞、胃俞、三焦俞、气海、关元、中脘
辅穴
手法
选用推、揉、振、点、按等手法
疗程
加减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暂无数据

暂无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