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慢性肾衰竭

发表信息

标准类型
指南
标准类型_描述
分类
诊疗
标题
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慢性肾衰竭
关键词
中医病名
西医病名
慢性肾衰竭
干预措施
中医药
干预措施_描述
资助来源
中医、中西医结合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
指南编号
ZYYXH/T106-2008
旧版指南编号
指南注册号
不详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制订方法
专家共识
制订方法_描述
归口单位
适用对象
不详
通讯作者姓名
通讯作者单位
通讯作者电话
不详
通讯作者邮箱
不详
年份
2008
原文附件
备注

其他-灌肠

治疗类别 第1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灌肠

其他-药浴

治疗类别 第2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药浴

其他-穴位贴敷

治疗类别 第3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穴位贴敷

其他-针灸

治疗类别 第4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针灸

其他-单方验方

治疗类别 第5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单方验方

证型-阴阳两虚证

治疗类别 第6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阴阳两虚证

证型-肝肾阴虚证

治疗类别 第7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肝肾阴虚证

证型-脾肾气阴两虚证

治疗类别 第8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脾肾气阴两虚证

证型-脾肾阳虚证

治疗类别 第9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脾肾阳虚证

证型-脾肾气虚证

治疗类别 第10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脾肾气虚证

方剂-大腹水肿气息不通方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1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大腹水肿气息不通方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牛黄0.6g,椒目0.9g,昆布、海藻、牵牛子、桂心各2.4g,葶苈子1.8g
用法及疗程
上七味为末,另捣葶苈如膏,蜜和丸如梧子。口服,1日2次,每服10丸,小便利为度。
加减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加味肾气丸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2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加味肾气丸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附子60g,茯苓、泽泻、肉桂、牛膝、车前子、山药、山茱萸、牡丹皮各30g,熟地黄15g
用法及疗程
上为末,蜜丸如梧子大。空心米饮下,每服70丸或100丸。
加减
注意事项
备注
治疗肾阳虚不能行水者。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金匮肾气丸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3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金匮肾气丸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生地黄12g,山药15g,山茱萸6g,泽泻15g,茯苓15g,牡丹皮15g,肉桂6g,附子10g,仙灵脾15g,菟丝子15g
用法及疗程
加减
阴阳两虚,伴浊闭清窍,心神不明,或中风失语,可用地黄饮子加减;脾气虚弱,可用防己黄芪汤;肾阳偏虚,可用济生肾气汤;兼湿热,合八正散加减;兼湿浊者,合藿香正气丸加减;兼血瘀者,合桃红四物汤加减;兼水气者,合实脾饮加减;兼风动者,合天麻钩藤饮加减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六味地黄丸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4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六味地黄丸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熟地黄12g,山茱萸6g,山药15g,泽泻15g,茯苓15g,牡丹皮15g
用法及疗程
加减
遗精,盗汗,加煅牡蛎15g,煅龙骨15g;头晕头痛,心烦易怒为主,可改用杞菊地黄汤合天麻钩藤饮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参芪地黄汤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5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参芪地黄汤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人参10g,黄芪15g,熟地黄12g,茯苓15g,山药15g,牡丹皮15g,山茱萸6g,泽泻15g,枸杞子15g,当归12g,陈皮6g,紫河车粉3g
用法及疗程
加减
脾气虚为主,见面色少华、纳呆腹满、大便溏薄,可用健脾丸或香砂六君子丸;偏于肾气虚,见腰膝酸软、小便清长甚,可配服金匮肾气丸;脾阴不足明显,口干唇燥,消谷善饥,可玉女煎加减;肾阴不足为主,表现为五心烦热、盗汗或小便黄赤,可服知柏地黄丸;气阴不足明显,心慌气短,可加生脉散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济生肾气丸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6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济生肾气丸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附子6g,肉桂6g,生地黄12g,山茱萸6g,山药15g,泽泻15g,牡丹皮15g,茯苓15g,车前子30g,牛膝15g。
用法及疗程
加减
脾阳虚弱,脾胃虚寒甚,可选用理中汤;痰湿阻滞而伴见泛恶,可选用理中化痰丸;脾胃阳虚,胃脘冷痛,可选用小建中汤;脾阳虚弱,脾虚生湿,水湿溢于肌肤而见水肿,可选用黄芪建中汤和五苓散加减;以肾阳虚为主,可选用右归饮加减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六君子汤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7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六君子汤
处方来源
药物组成
党参15g,白术15g,黄芪10g,茯苓15g,陈皮6g,法半夏9g,薏苡仁15g,续断15g,巴戟天10g,菟丝子15g,六月雪15g。
用法及疗程
加减
气虚较甚,加人参9g;纳呆食少,加焦山楂15g,炒谷麦芽15g;伴肾阳虚,加肉桂3g,附子6g;易感冒,合用玉屏风散加减以益气固表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香砂六君子丸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1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香砂六君子丸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5g,1日2次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肾宝合剂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2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肾宝合剂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20ml,1日3次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益肾养元合剂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3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益肾养元合剂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10ml,1日3次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贞芪扶正颗粒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4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贞芪扶正颗粒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冲服,1次1袋,1日2次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肾康宁片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5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肾康宁片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5片,1日3次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中成药-肾炎康复片

干预措施-中成药 第6页

疗法
中成药
疗法_描述
中成药
肾炎康复片
处方来源
用法及疗程
口服,1次8片,1日3次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针刺(包括体针、头针、梅花针、电针等)-

干预措施-针刺 第1页

疗法
针刺(包括体针、头针、梅花针、电针等)
疗法_描述
针具
针刺疗法
主穴
中脘、气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肾俞、三焦俞、心俞、关元、中极、阴廉、肾俞、三焦俞
辅穴
加减
操作
疗程
注意事项
备注
取穴中脘、气海、足三里、三阴交、肾俞、三焦俞、心俞以补益;取穴关元、中极、阴廉、肾俞、三焦俞以促进排尿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灸法-隔药饼灸

干预措施-灸法 第1页

疗法
灸法
疗法_描述
灸法
隔药饼灸
灸法类型
主穴
大椎、命门、肾俞、脾俞、中脘、中极、足三里、三阴交
辅穴
加减
操作
隔药饼(附子、肉桂、黄芪、当归、补骨脂、仙茅、大黄、干地龙等研粉制成)灸
疗程
注意事项
备注
补益脾肾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外治法(包括灌肠、熏洗、贴敷等)-灌肠

干预措施外治法 第1页

疗法
外治法(包括灌肠、熏洗、贴敷等)
疗法_描述
外治法
灌肠
药物名称
药物组成
大黄15~30g,蒲公英30g,煅牡蛎30g,六月雪30g
操作方法
人工灌肠药液尽量保留体内45分钟左右,1日1次;机器灌肠每周3次。
疗程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外治法(包括灌肠、熏洗、贴敷等)-药浴

干预措施外治法 第2页

疗法
外治法(包括灌肠、熏洗、贴敷等)
疗法_描述
外治法
药浴
药物名称
药物组成
麻黄、桂枝、细辛、羌活、独活、苍术、白术、红花各30g
操作方法
布袋包好后置于汽疗仪内,1次蒸洗30~45分钟,达到出汗目的,以不疲劳为最佳时间,每周3次,
疗程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外治法(包括灌肠、熏洗、贴敷等)-穴位贴敷

干预措施外治法 第3页

疗法
外治法(包括灌肠、熏洗、贴敷等)
疗法_描述
外治法
穴位贴敷
药物名称
药物组成
益母草、川芎、红花、透骨草、白芷、丹参等各30g
操作方法
将药物水浸湿,置于布袋中,用蒸锅蒸20~30分钟,然后将药袋取出直接热敷于双肾俞及关元穴,外加热水袋保温,1日1~2次
疗程
3个月为1疗程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暂无数据

暂无数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