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指屈肌腱腱鞘炎

发表信息

标准类型
指南
标准类型_描述
分类
诊疗
标题
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指屈肌腱腱鞘炎
关键词
中医病名
西医病名
指屈肌腱腱鞘炎
干预措施
中医药
干预措施_描述
资助来源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立项的标准化项目之一
指南编号
ZYYXH/T408-2012
旧版指南编号
指南注册号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制订方法
专家共识
制订方法_描述
归口单位
适用对象
不详
通讯作者姓名
通讯作者单位
通讯作者电话
不详
通讯作者邮箱
不详
年份
2012
原文附件
备注

其他-功能锻炼

治疗类别 第1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功能锻炼

其他-局部注射治疗

治疗类别 第2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局部注射治疗

其他-小针刀治疗

治疗类别 第3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小针刀治疗

其他-针灸治疗

治疗类别 第4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针灸治疗

其他-中药外治

治疗类别 第5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中药外治

其他-手法治疗

治疗类别 第6页

类型
其他
类型_描述
名称
手法治疗

适应症-狭窄严重,患指不能主动屈曲或交锁在屈曲位,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

治疗类别 第7页

类型
适应症
类型_描述
名称
狭窄严重,患指不能主动屈曲或交锁在屈曲位,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者

证型-后期 筋脉失养

治疗类别 第8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后期 筋脉失养

证型-中期风湿痹阻

治疗类别 第9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中期风湿痹阻

证型-早期 气血凝滞

治疗类别 第10页

类型
证型
类型_描述
名称
早期 气血凝滞

方剂-当归四逆汤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1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当归四逆汤
处方来源
《伤寒论》
药物组成
当归、桂枝、白芍、细辛、甘草、川乌、鸡血藤、川芎。
用法及疗程
加减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羌活胜湿汤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2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羌活胜湿汤
处方来源
《内外伤辨惑论》
药物组成
羌活、独活、桂枝、川芎、白芷、蔓荆子、泽兰、防风、桑枝、甘草、威灵仙。
用法及疗程
加减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方剂-血府逐瘀汤

干预措施-方剂 第3页

疗法
方剂
疗法_描述
方剂
血府逐瘀汤
处方来源
《医林改错》
药物组成
桃仁、红花、柴胡、川芎、牛膝、当归、白芍、生地黄、羌活、制川乌。
用法及疗程
加减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下拉选择器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针刺(包括体针、头针、梅花针、电针等)-

干预措施-针刺 第1页

疗法
针刺(包括体针、头针、梅花针、电针等)
疗法_描述
针具
针刺疗法
主穴
辅穴
加减
操作
局麻后,用小针刀平行于肌腱方向刺入结节部,沿肌腱走行方向作上下挑刺,不要向两侧偏斜,否则可损伤肌腱、神经和血管。如弹响已消失,手指活动恢复正常,则表示已切开腱鞘。若创口小者可不缝合,以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即可,3天内不能洗手。
疗程
注意事项
若创口小者可不缝合,以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即可,3天内不能洗手。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针刺(包括体针、头针、梅花针、电针等)-

干预措施-针刺 第2页

疗法
针刺(包括体针、头针、梅花针、电针等)
疗法_描述
针具
针刺疗法
主穴
辅穴
加减
操作
取结节部位及周围痛点针刺,隔日1次。
疗程
隔日1次。
注意事项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推拿-

干预措施-推拿 第1页

疗法
推拿
疗法_描述
推拿
主穴
辅穴
手法
疗程
每日或隔日1次。
加减
注意事项
备注
术者左手托住患侧手腕,右手拇指在结节部位作按揉弹拨、横向推动、纵向拨筋等动作,最后握住患指末节向远端迅速拉开,如有弹响声则效果更好,每日或隔日1次。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外治法(包括灌肠、熏洗、贴敷等)-

干预措施外治法 第1页

疗法
外治法(包括灌肠、熏洗、贴敷等)
疗法_描述
外治法
药物名称
散瘀膏,舒筋活血洗方
药物组成
操作方法
疗程
注意事项
备注
应用于指屈肌腱腱鞘炎的外用药主要有活血祛瘀、消肿止痛的散瘀膏,舒筋活血洗方等。也可用内服药物在榨渣取汁后,再煎水浸洗患指,或用药渣热敷患指。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其他疗法-

干预措施-其他疗法 第1页

疗法
其他疗法
疗法_描述
其他疗法
药物名称
药物组成
部位
主经络
辅经络
主穴
辅穴
手法
频次
疗程
加减
操作方法
术后次日即可开始手指的屈伸活动,活动幅度不宜过大;拆线后,逐渐加大练习的程度和运动幅度,直至恢复正常的手指功能。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推荐药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其他疗法-

干预措施-其他疗法 第2页

疗法
其他疗法
疗法_描述
其他疗法
药物名称
醋酸可的松
药物组成
部位
主经络
辅经络
主穴
辅穴
手法
消毒进针部位;进针0.5cm或遇到骨头时退出少许即可;注入药物时局部立即有胀感,完全注人腱鞘内时,患指指端胀感明显,张力增大。
频次
疗程
加减
操作方法
将醋酸可的松(HCA)注射于腱鞘内,每周1次,每次0.5ml(12.5mg)。为减轻注射时疼痛,可与1%的普鲁卡因0.5ml混合后注射。一般注射不超过3次,适用于各期腱鞘炎,以早期效果最好。
备注
严格无菌操作;施术时针面向掌侧,并与肌腱平行,必须确保注射针头在腱鞘内,以防损伤神经、血管;当天不做熏洗,以防感染;注射后嘱患者防止手指过度劳累,劳逸结合,否则易复发。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推荐药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其他疗法-手术方法

干预措施-其他疗法 第3页

疗法
其他疗法
疗法_描述
其他疗法
手术方法
药物名称
药物组成
部位
主经络
辅经络
主穴
辅穴
手法
频次
疗程
加减
操作方法
1、体位:平卧,患指外展位。 2、麻醉:用2%普鲁卡因局部浸润麻醉,小儿可以用基础麻醉加局麻。 3、 切口:沿远侧掌横纹做长约2cm的横切口。 4、显露腱鞘:切开皮肤后,将皮下组织及掌腱膜纵行切开,严密注意勿损伤肌腱两侧的指神经和指动脉。拇指的指神经、指动脉位于掌侧皮下,位置浅在,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皮下组织,直达腱鞘,向两侧轻柔牵开皮肤及神经血管,即可见到腱鞘。 5、切开腱鞘:直视下在腱鞘的旁侧纵行切开一小口,以小剪刀伸入纵行切开增厚的腱鞘,完全解除腱鞘狭窄部分。随即检查手指屈伸活动情况,见肌腱肿大部分滑动无阻即可。 6、分层缝合伤口:松放止血带,止血,冲洗伤口,用细丝线缝合皮肤,不缝切开的腱鞘。 7、术后处理:悬吊患指,次日开始练习主动活动。术后10-12天拆线。
备注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
推荐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推荐强度
推荐强度_描述
推荐强度描述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
证据级别参照标准_描述
证据级别
证据级别_描述
证据级别描述
推荐意见
推荐药品
证据来源
类型 年份 样本量 证据级别 证据评价量表 得分
暂无数据

暂无数据

暂无数据